河南民间剪纸

河南民间剪纸
河南民间剪纸的起源非常早。目前我们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是南北朝时期的。据考古资料显示,在新疆吐鲁番南北朝墓葬中发现了五幅团花剪纸,距今约1500年左右。这五幅团花剪纸,造型复杂,富于变化。如此复杂多变、精巧的作品,并不是一下就会出现的。这就说明在此之前,剪纸已经

相关内容

纸在中国的使用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了。从刀耕火种的年代所使用的甲骨,到战国春秋时的沉重竹简,人们一直都在寻求一种既能记载各种符号又轻便实用的的特殊载体。直到汉代,人们终于发明了纸。纸的发明使得已有的文明得到广泛的传播。这些神形兼备的国画和这些笔力遒劲且意味隽永的书法作品,无一不是创作在纸上。前人的思想和情感以及民族的文化传统通过卷面一一呈现出来,使后人得以继承。
而在神州大地上,另一种纸的艺术也同样肩负着传递民族文化的使命,这就是我国独有的民间工艺——剪纸。只需一张纸和一把剪刀就能剪出千变万化的图案,由此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中国民间剪纸因地域的不同形成广泛的艺术风格。总体上有南北之分,南方细腻,北方粗犷。
南方剪纸风格,特点是玲珑秀丽,线条婉约流畅,公鸡的尾巴粗细有别,错落有致。整幅作品细腻精致。和南方的剪纸作品相比,北方剪纸线条比较粗犷简约,但人物神形兼备,童子放风筝时憨态可掬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