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蚬-快懂百科
蚬(注音:xiǎn),潮汕音(hoin2),双壳纲(又称瓣鳃纲)的1科。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外各大洲水域。代表属蚬属动物壳小型到中型。壳厚而坚,外形圆形或近三角形。可食用,亦为鱼类、禽类的饵料,并可做为农田肥料。 蚬又称河蚬、黄蚬、金蚬、扁螺、沙蜊、蜊潦,瓣腮纲(Lame-llibranchia)、真瓣鳃目(Eulamellibranchia)、异齿亚目(Heterodonta)、蚬科(Corbiculidae)、蚬属(Corbicula)等,双壳纲的一科,广泛分布于中国的湖泊、江河中,天然资源丰富,它们穴居于水底泥土,以浮游生物为食料,生长快,繁殖能力强,是一种重要的小型淡水经济贝类。除了天然的资源外,河蚬也适宜进行人工养殖。河蚬的养殖既适用于湖泊大、中型水面放流增殖,也适用于小型水面或者池塘投饲、投肥养殖,养殖河蚬成本低、产量高、易捕捞,可以当年放养当年收获,经济效益显著。 形态特征
贝壳中等大小,成体一般壳长40mm,壳高37mm,壳宽20mm左右。壳质厚而坚硬 ,两壳膨胀,外形略呈正三角形,贝壳两侧略对称,前部短于后部,前部短圆,后部稍呈角度。壳顶膨胀,突出,向内和向前弯曲,因此形成两壳顶极为接近,略偏前方,位于壳长2/5处,经常被腐蚀。腹缘很弯几乎呈半圆形,背缘略呈截状,前缘圆。壳面呈棕黄色。黄绿色黑褐色或漆黑色,并有光泽,壳面颜色与栖息环境及年龄有关,具有同心圆的粗的生长轮脉。珍珠层淡紫色鲜紫色,并有瓷状光泽。壳顶窝较深。壳内面白色或青紫色。铰[jiǎo]合部有3枚主齿,左壳前、后侧齿各1枚,右壳有前、后侧齿各2枚,侧齿上端呈锯齿状。足大,呈舌状。外韧带强,呈短、粗梭形,黄褐色,位于壳顶后部。外套痕明显,完整。前后闭壳肌痕皆呈卵圆形,略等大。河蚬为雌雄异体,但也见到有雌雄同体的个体。 幼贝、成贝及老年贝的贝壳形态变异也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