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罗群岛(丹麦语:Færøerne,法罗语:Føroyar,英语:Faroe Islands)是北欧国家丹麦的海外自治领地,是地处地理坐标61°25′~62°25′N、6°19′~7°40′ W之间的岛群,总面积1396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369公里。[3][2]法罗群岛的首府自维京时代以来一直是托尔斯港(Tórshavn)。[6]岛上人口约在53000人(2022年)。[5]岛上通行法罗语,丹麦语也同时是其官方语言。[4][7]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法罗群岛海洋性气候显著,冬温夏凉,气温常年保持在零度以上。[3]历史上主要有火山活动形成,包括17个有人岛和若干个无人岛。群岛上总共有20多个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的湖泊。岛上的生物多样性丰富。[8]法罗群岛上人类定居的历史不晚于公元七世纪,[1]先后被挪威和丹麦统治[9][1]。1948年,法罗群岛被准许在丹麦统治下自治[1]。 法罗群岛居民主要是斯堪的纳维亚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后裔,多信奉基督教福音派路德教会。[4][7]岛上有着悠久的民谣和歌曲传统。[10]渔业一直是法罗群岛最 重要的出口经济产业,[11]其中,捕鲸是法罗群岛的传统产业,但是备受争议。[12]群岛上的就业状况总体良好,失业率多年来都维持在较低水平。[13]岛上的风景名胜主要是一些瀑布灯塔等景点。[14][15]法罗群岛上有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风能和煤矿资源,也在同时勘探石油资源。[16][17]岛上通讯完善,主要使用清洁能源。[18][19] 法罗群岛的公共事务目前由丹麦政府根据丹麦法律处理,但根据《自治法》,它们可以全部或部分移交给法罗群岛政府或政府联合决策。[20]法罗群岛是北欧理事会和北大西洋海洋哺乳动物委员会等机构的独立成员。此外,它还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海事组织的准成员。[20] 法罗群岛居民的捕鲸活动一直饱受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争议,传统的捕鲸活动经常受到相关动物保护组织的批评和外国民众的不满。[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