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震仪

仪器
海底地震仪(Ocean Bottom Seismograph)是为在海底观测地震及其他地壳构造事件引起的微振动而设计的地震仪。2015年02月06日,中国成功回收“沉睡”时间最长的海底地震仪。

内容简介

按用途和仪器装置不同可分为系留式、自浮式、电缆式和人造卫星式。通常都是在陆上地震仪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特殊元件改制而成。与陆上地震仪相比,脉动的增强和衰减都比较快,其振幅比约有20倍以上的差距。脉动的来源为海洋,并和风、波浪成正比。这种地震仪结构复杂,体积大,造价高,布设和回收都比较麻烦。通过架设海底地震仪可观测到陆上不易观测到的前震和微震活动,便于弄清地球构造的区域性差异,是测定海沟、洋中脊附近地震动态和特征的最有力手段。[1]

结构

海底地震仪由地震计、记录仪和释放器三部分组成。其中地震计负责将接收到的地震波转化为电子信号,记录仪对电子信号进行采集和存储。科研人员通过释放器将海底地震仪回收后,可从记录仪中读取相关数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