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法法师

原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
海法老和尚俗家姓朱,出家后法名海河,号性空,河南省信阳县人,西元一九二一年~民国十年辛酉岁十二月初八日,出生于信阳吴店乡的昌湾村。[1]海法幼时父亲早逝,由母亲抚育成人。他的母亲虔诚信佛,海法自幼随母礼佛茹素,八识田中早已种下了菩提种子。一九三六年,海法年十六岁时,到河南省桐柏山太白顶云台禅寺,依传梁老和尚座下剃度出家,在云台寺随着师父礼佛诵经,学习佛门仪轨,年龄稍长,协助师父管理寺务,在寺中一住十年,具备了一个出家人应有的佛法基础。一九四五年,于汉阳归元寺受具足戒。[2]

人生履历

一九四九年初,海法回到太白顶,组织山上的僧侣信徒,在山上垦荒、植树、造林,实行百丈禅师“一 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由于他率领僧众辛勤劳做,喜获丰收。晚上在云台寺讲经说法,或领众坐香参禅。一时,整个太白顶寺院皆耕田博饭,俨然是一派百丈家风。一九五六年,海法三十六岁,考入北京中国佛学院就读。五九年毕业,返回河南,受洛阳白马寺方丈自如老和尚的邀约,到白马寺担任知客,协助自如老和尚做对外接待工作。圆戒后发愿行脚参访,离开湖北历经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朝礼过南海普陀山、太白山天童寺、宁波阿育王寺,以及苏州灵岩山寺等名山道场
海法法师
知客在寺院中是非常重要的职位,等于是丛林的外交官,所有接待宾客,或有出家人挂单、或者在家信徒有事到寺院中,必先经过客堂,他是丛林的咽喉之地一第一道关口。由于海法和尚任事尽心,待人温和有礼,缁素二众交相称誉。自如老和尚赏识他的才干,后他为监院,管理全院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