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系列卫星

中国研制的海洋环境监测卫星
海洋系列卫星为中国自主研制和发射的海洋环境监测卫星,此系列卫星大致可以分为海洋一号、海洋二号和海洋三号。以及我国与法国合作研制的中法海洋卫星。这其中海洋一号A卫星于2002年成功发射,填补了我国海洋卫星领域的空白。海洋二号A卫星于2011年成功发射,创造了我国遥感卫星领域首次实现厘米级高精度测定轨、首次实现主被动微波遥感器于一体等多个“第一”。海洋三号01卫星在2023年11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不同于此前发射的四颗“海洋一号”系列卫星,从命名上亦可看出,海洋三号01星属于“全新系列”。主要体现在技术指标、卫星平台、产品体系等三方面。从技术指标来看,海洋三号01星具有更高性价比、超大幅宽、高定量等特点,综合性能居世界前列。[10][7][1][11]

发展历史

研发背景

海洋卫星因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同步、快速、高频次、长期连续观测等优势,不受地理位置和人为条件限制,可覆盖环境条件恶劣的海区,已成为认识、研究、开发、利用和管理海洋不可替代的高科技手段。使用卫星对海洋进行遥感观测、获取各类数据、开拓应用空间,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自1978年美国发射第一颗海洋卫星开始,日本加拿大俄罗斯及欧共体(欧盟)国家,相继发射了海洋卫星。我国自1986年起开始组织开展海洋卫星的研制与发射论证工作。1997年,海洋一号卫星被正式批准立项研制。2000年11月,中国政府发表首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明确指出要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海洋卫星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7][12][1][13]

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