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濂(Poon Lim,1918年3月8日-1991年1月4日),出生于海南文昌县,中国船员,因在南大西洋上独自漂流133天,而被称为“中国的鲁滨逊”和“现实版少年派”[3][2][4][1]。 1942年11月23日,潘濂在英国商船“贝洛蒙”号上工作时,被德国U-172潜艇的两枚鱼雷击中沉没[1],当他爬上了一条“井”字形的木筏,木筏中央凹井约6英尺长,3英尺宽,[5]开始捕鱼、捉海鸟并收集雨水为生。[2]1943年4月5日,在茫茫大海漂流了133天的潘濂,在巴西海岸被当地渔民救起。[6]在获救后不久,潘濂在接受《帝国新闻》采访时表示:我希望我的经历能证明,中国人在这场战争中与其他国籍的勇敢海员相比毫不逊色,都能面对各种困难,充满信心地战胜困难。[6]之后抵达英国,他被乔治六世国王授予大英帝国奖章。[2]时值中国正处于艰难的抗战时期,潘廉顽强求生终获成功的事迹传来,极大鼓舞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7] 回国后,中华民国行政院授予其荣誉奖状。[8]1949年,潘濂移民美国,1991年1月4日,在纽约布鲁克林去世,享年72岁。[1][2]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