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克武

民革中央原副主席
熊克武(1885年12月26日—1970年9月2日),字锦帆,祖籍湖南省麻阳县,生于四川省井研县,民国时期蜀军北伐总司令、四川省督军。[1][2]
熊克武早年留学日本,结识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后回国参加反清起义。辛亥革命后,重庆成立蜀军政府,熊克武出任蜀军总司令,后长期驻扎在重庆。1913年孙中山组织二次革命,熊克武参与讨伐袁世凯,被四川都督胡景伊打败,被迫流亡日本。1915年,熊克武回国,不久返回四川任川军第5师师长兼重庆镇守使。1918年,熊克武就任四川督军,[3]取得四川省名义上的统治权。熊克武统治四川后,排斥其他川军将领,招致川军将领不满,引发川军混战。1924年,熊克武被四川军阀刘湘、杨森、袁祖铭、邓锡侯、田颂尧联军击败,逃离四川。同年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熊克武当选中央执行委员,开始从政。1925年,熊克武曾打算重新聚集四川籍军人建立部队,响应孙中山讨伐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达成南北合围,但随着孙中山病逝而计划失败。不久熊克武在常德练兵,遭到湖南省省长赵恒惕驱逐。同年10月,滇军将领朱培德背叛革命,供出自己曾收买熊克武,熊克武被国民政府以勾结陈炯明颠覆国民政府的罪名关押。[1][4][5]
1927年,熊克武被蒋介石释放,但是因此失去在军政界的地位,此后他便以四川名士、以及反蒋介石派政治人物从事社会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熊克武积极联络四川地方实力派人物创建中国公学,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1949年5月,解放军占领南京后,熊克武与刘文辉等四川知名军政人物在成都建立川康渝民众自卫委员会,争取四川的和平解放。同年10月,解放军进驻重庆,熊克武在成都组织成立“四川省会临时治安委员会”,维护成都治安,迎接四川解放。12月30日,熊克武与其他川军将领在成都北门外驷马桥迎接解放军入城。此后,熊克武出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务,连续当选第一到三届全国人大常委。1970年9月2日,熊克武病逝于北京,享年85岁。[1][4][5][6]
熊克武的一生经历了中国近代历史上一系列重大变革,他坚持以民族利益为重,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是一位卓越的爱国主义者。对熊克武的一生,周恩来总理评价他识大体,顾大局。[4][7][1]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