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副词分类实用词典

现代汉语副词分类实用词典
《现代汉语副词分类实用词典》是由姜汇川编写,1989年12月由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书中详细阐述了副词的语义、类属、用法以及意义等方面的知识。[1]

名词解释

副词,源自英文术语adverb,意为附于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之前的一个词类。马建忠在其著作《马氏文通中将其命名为“状字”,并将“凡实字以貌动静之容者”称为“状字”,相当于英文的adverb。此后,语法学界的著作普遍采用“状字”一词,直至今日。

书籍简介

《左传》记载了秦穆公的故事,其中提到“秦伯犹用孟明”,后人的评论指出,仅仅一个“犹”字就有多种含义,体现了副词丰富的内涵。唐代诗人卢肇的《病马》诗中,通过“己”和“犹”二字,表达了作者对病马的深厚情感。然而,一些编者的改动破坏了诗歌原本的韵味。王安石在《晴云》诗中通过对“不”和“全”等副词的巧妙运用,使得诗句更具表现力。鲁迅在《答托洛茨基派的信》中,通过“确”、“简直”、“恰恰”等副词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效果。邓小平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通过“至少”和“必须”等副词的使用,展现了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深刻见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