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普吉斯之夜原是英国土著督伊德教教徒的古老节日,后改为圣瓦尔普吉斯的瞻礼日。在每年的4月30号和5月1日,教徒点燃篝火并跳舞来庆祝寒冬的逝去,迎接春天的来临。“瓦尔普吉斯之夜”又被称为“魔女之夜”。 各国节日
德国:在德国,传说在瓦尔普吉斯之夜,魔女们会在布罗肯山上举行盛大的仪式,庆祝春天的到来。这在德国著名作家歌德的歌剧作品《浮士德》中也有所提及。 英国:5月1日是英国传统的五朔节,它与国际劳动节没有关系,与基督教也没有联系。它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节日,在罗马时代即已存在。其最初的起源可能要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随比尔格人传入了英国。 5月1日在英国的祖先——克尔特人的历法中是夏季的第一天,它原是春末祭祀“花果女神”的日子。在渡过漫长的寒冬后,当“五一”这天到来,英国古人就要庆祝太阳终于又普照大地,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用老牛拉绳,在村庄的草地上树起高高的“五月 柱”,上面饰以绿叶,象征生命与丰收。所有的村民尤其是青年男女都围着“五月柱”翩翩起舞。姑娘们更是一早起来到村外林中采集花朵与朝露,并用露水洗脸。她们认为这样可使皮肤白嫩。小女孩还把拾来的花草编成大花环,抬到街上去游行。17世纪的清教徒认为这种欢乐不合教义,曾一度禁止这项活动,还砍倒了“五月柱”。到了1660年王政复辟后,这项活动才又恢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