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荣典,直隶(今河北)唐县人,生于1916年。在抗日战争时期,带头响应党的号召,带领大家多造炮弹,争抢速度,维修设备,改进工具,掀起全厂生产竞赛的热潮,一般工人提高到日车300多发,他自己创造了日车炮弹外圆480个的最高纪录,被誉为“炮弹大王”。2000年3月5日,甄荣典因病去世。 人物简介
甄荣典,男,劳动模范。直隶(今河北)唐县人。全国劳模,曾任华北兵工工会、山西省总工会副主席。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八路军。在太行山黄崖洞兵工厂当车工。他创造了日车炮弹外圆480个最高纪录,被誉为“炮弹大王”。1943年获晋冀鲁豫边区“新劳动者旗手”称号。后主动要求到新建的炮弹厂工作。创造日产一百三十五发八二炮弹的纪录,对全厂生产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1944年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召开的工农业群英大会上,被评为一等劳动英雄。1947年立大功一次。1950年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后任太原市机械工会主任,太原市、山西省总工会副主席,全国总工会第六、九届执行委员和第七、八届候补执行委员。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生平概况
甄荣典,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1940年参加八路军,后调第十八集团军总部军工部当工人。曾任华北兵工工会、山西省总工会副主席。195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甄荣 典常在工作极度疲倦之后,还一个人走到离工厂三、五里外,选择埋藏机器的好地方。敌 人来了,他把机器埋在大河滩里,水渠底,甚至敌人必经的大道上,自己则变成一个英勇的自卫队员,露宿在冬天的山野里,冒着生命危险和敌人“捉迷藏”,保护着军工生产的“命根子”。1945年大反攻前,军工部成立一座新的炮弹厂,开工20多天了,还不见出货,上级就将甄荣典调到那里去工作,第一天就造了45颗大炮弹,极大地振奋了工人的士气,把全厂的产量带动了起来,保证了前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