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秀楼

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4
甲秀楼景区位于中国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翠微巷8号,[2]主体建筑甲秀楼在南明河上,甲秀楼以南明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设楼宇,历代屡加修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现存建筑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遗存。[1]甲秀楼景区从广场牌坊起由北至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石牌坊、涵碧亭和浮玉桥,第二部分是甲秀楼,第三部分是甲秀楼后的翠微园。[3]
甲秀楼为本景区的主体建筑,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阁楼,这种构造在中国古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米,[4]为木结构阁楼,画甍[méng]翘檐,红棂[líng]雕窗,白石巨柱托檐,雕花石栏相护,翘然挺立,烟窗水屿,如在画中,登楼远眺,四周景致,历历在目。[1]
甲秀楼为贵州省贵阳市“城南遗迹”清代贵阳八景之一,被称为“鳌[áo]矾浮玉”,是贵阳历史的见证,贵阳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5]1982年甲秀楼列为贵州省首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景区。[3]2008年03月28日,甲秀楼作为“文昌阁和甲秀楼”的组成部分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

命名

甲秀楼的“甲秀”二字,寓意是“科甲挺秀”。甲秀楼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的贵州巡抚江东之、巡按应朝卿所倡建,希望贵州“科甲挺秀”,建此楼供年轻学子们读书,改变贵州人才稀少的局面。[3]贵州在未建甲秀楼之前,没有出过状元,甲秀楼建成后,明、清两代“人才秀甲天下”,创造了“一武两文三状元”“七百进士六千举人”的成绩,其中夏同龢成为中国唯一的状元兼留学生,曾得到慈禧太后批准,在紫禁城中骑马前行,荣耀至极。[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