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

中华民国军阀新桂系代表人物
白崇禧(1893年3月14日-1966年12月2日),字剑生、健生,回族,广西桂林县南乡人,原籍为江南江宁府上元县人,曾担任中华民国国防部长,中华民国时期桂系军阀领导人之一。[1][8]
白崇禧于1893年3月14日生于广西桂林县,父亲为白志书。他出生时已家道中落,家中境况艰苦。先后在广西陆军小学、省立初级师范、武昌陆军预备学校等学校学习。1914年白崇禧入保定军校就读,两年后毕业返回广西。他曾先后在北伐中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行营中将参谋长、第四集团军前敌总指挥,后因与蒋介石发生嫌隙,逃往广西,发起蒋桂会战,并开展广西武术运动。[7][9][10]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白崇禧先后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桂林行营主任、中国海军整建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要职,在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淞沪会战等重大战役中参与指挥并取得胜利。[5][6]内战爆发后,白崇禧被任命为国防部长,在与共产党的东北争夺战中取得胜利,重创林彪,但因蒋介石下达停战指令,而逐渐处于劣势。1947年2月,台湾发生“二·二八”惨剧,蒋介石命白崇禧前去安抚。[4]1948年11月淮海战役爆发,白崇禧拒绝援助淮海战役,并逼蒋下野,想要与共产党达成“和谈”,未能成功。1950年,在国民党失败已成定局的情况下,白崇禧随残部飞往台湾,入台后并未身居要职,主要是参观各种阅兵仪式等。1966年12月1日,白崇禧因心脏冠状动脉梗塞逝世,终年七十三岁。[2][11][12][9][13][14]
白崇禧一生在民族与党派立场,以及淮海战役中饱受争议,但他的军事才能除了帮助他斩获多场重要战役的胜利外,白崇禧还有军事著作《三自三寓政策》《国民兵之建设教育》《军事抗战与政治抗战》《全面战争与全面技术》《军事战与经济战》《抗战中敌我战法之演变》《游击战纲领》《现代陆军军事教育的趋势》以及一本自传《白崇禧口述自传》等多部作品,其积极抗战的态度和呼吁广大回族青年参与抗战的做法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同时他开展的广西武术运动对中国武术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15][16][17][18][19]

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