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建筑”在各地频现,原因涉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地产开发等方面,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除设计和施工质量原因外,“短命”建筑更常见的是源自短视规划、问责不力。
现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人表示,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让我国成为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而建筑的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30年。反观发达国家,英国的建筑平均寿命达到132年,美国的建筑平均寿命也达到了74年。 我国新建建筑每年消耗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一座建筑动辄需要花费数千万乃至上亿元,消耗大量资源。“短命”建筑还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威胁。近年来屡次出现的因建筑质量问题酿成的惨剧,也在不断敲响警钟。建筑“短命”现象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