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程弹道导弹

射程1000公里的战术导弹
短程弹道导弹(Short-range ballistic missile,缩写:SRBM[1])属于战术导弹[2],射程一般在300公里到1000公里之间。短程弹道导弹可携带核弹头或常规弹头,主要用于攻击地面炮兵射程之外敌战役战术纵深内的固定及活动目标,如核武器发射阵地、前沿飞机场、坦克集群、部队集结地、固定防空阵地、交通枢纽等。[2][3]
短程地地战术导弹可换装化学和常规弹头,组装方便,成本相对小,战争中能有效杀伤对方有生力量,作为战场压制兵器,比火炮的射程远,威力大,和飞机相比,具有易于突防,不受气候影响和减少人员伤亡等特点。[2]
短程弹道导弹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研制,主要集中在美、苏、法3国,但该武器扩散严重,21世纪初时拥有此类导弹的国家已有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土耳其希腊法国前苏联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古巴、匈牙利、埃及、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科威特、伊朗、沙特阿拉伯、印度、以色列、中国、朝鲜韩国也门巴基斯坦等。[2][4]

研发背景

冯·布劳恩作为纳粹德国著名火箭专家,在二战期间主持研制了轰炸伦敦的V-2导弹,其最大射程达到320千米,可从移动发射车上发射。[5]V-2导弹是弹道导弹的祖先,它也是第一种投入实际使用的弹道导弹。在二战末期,纳粹曾用V-2攻击英国的城市。二战结束后,美国苏联都相继将一些纳粹德国科学家请回国去继续研究弹道导弹,短程弹道导弹在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取得了很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