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精扎布

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前教授
确精扎布(1931年1月-2022年4月29日),男,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1946-1947年在东蒙干部学校和北安军政大学学习。1947-1950年赴蒙古人民共和国,在乌兰巴托师范学校学习并任教于乌兰巴托市第11小学。1950-1954年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195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少语系研究生班,1957年至今在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蒙古语文研究所任教,历任教研室副主任、副所长、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蒙古语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内蒙古社科联副主席等职。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原成员、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原副主席、著名蒙古语言学家、蒙古文信息处理领域先驱者、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研究所原所长确精扎布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4月29日下午在呼和浩特市不幸逝世,享年91岁。[1]

科研工作

50年代,他亲自参加全国民族语言普查工作,起草了蒙古语族语言调查组的“语言调查大纲”,并承担了对蒙古语卫拉特方言和科尔沁土语的调查任务,编写了上述两个方言的调查报告。60年代初,他参加我国第一部高等院校蒙古语教材《现代蒙古语》的编写工作,负责完成语法部分的编写并对其他部分进行通读和修改。这部著作被国内外学术界公认为是代表当时我国蒙古语文研究水平的力作。1974-1976年,在十分严峻的政治环境下,确精扎布教授参加《蒙汉辞典》的编[zuǎn]工作,承担了该辞典的正词法的编审和总的协调工作。学术界认为,直至20世纪末,这部辞典是词条最多,翻译、释义最全的蒙古语辞书。
确精扎布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蒙古语言学家之一。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当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他的刻苦钻研和开拓性的劳动以及卓越的成就为蒙古语言学的发展,为建立大学蒙古语言学课程体系做出了贡献。他的研究涉猎广泛,包括现代蒙古语语法研究、蒙古语语音研究、古蒙古语研究、蒙古语方言研究、蒙古文字学研究、蒙古文信息处理研究等几乎囊括了蒙古语言学全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