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盐

有碘酸钾和氯化钠的盐
1
2
碘盐是一种加入了少量含碘盐类(如碘酸钾)的食用盐,通过消化其中的碘化物可以预防食用者的碘缺乏病(IDD)。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是6克,但中国国民普遍超过20克。因此,国家强制给食用的氯化钠食盐中加入少量的含碘盐。
卫生部于2014年4月牵头做的一项针对沿海四省市调查显示,过度强调补碘已经导致市民碘过量,存在巨大的健康风险。因此,建议降低食盐含碘量,同时提供不含碘的盐供人选择,以避免碘摄入过量的危险性。

产生背景

人体内2/3的碘存在于甲状腺中,甲状腺可以控制代谢,而甲状腺又受碘的影响。所以,若碘不足的话,就可能引起心智反应迟钝、身体变胖以及活力不足。
碘是1811年Courtois提出的。膳食中的碘大部分在胃肠道中转变为碘化物,几乎被机体完全吸收,在进入血液后分布于全身的细胞外液。肾脏是碘的排泄器官。虽然人体摄入的碘量很少,但是肾脏没有保留碘的机能。少量的碘也通过粪便排出。每年的5月15日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宣传吃碘盐能有效防止碘缺乏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