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公元前325—前251年),又称秦昭王,[6]嬴姓,赵氏,名稷,一名则[7],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06年到公元前251年,长达56年。期间发生了伊阙之战、五国伐齐、鄢郢之战、华阳之战和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较长的国君之一。[5] 早年在燕国为人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公子稷在赵燕两国的武力护送,以及右相樗里疾、魏冉、宣太后等人的拥立下继承王位[8],秦昭襄王在位期间,朝政一开始由宣太后与丞相魏冉把持[9]。继位之初,秦楚结成联盟,秦昭襄王开始向周围诸国发兵征战。秦昭襄王任用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国、楚国,攻取魏国的河东郡和南阳郡、楚国的黔中郡和郢都。[10]先后夺下韩国的武遂(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a]、穰城(今河南邓州),楚国重丘(今河南省泌阳县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