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费(又被称为税款、税负、税赋、税捐、租税等),指政府部门为了更好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及公共性财,按照法律法规,对个人或民俗公司(法定代表人)免费征收货币或资源的统称。[2] 税费是国家为符合社会发展公共性必需,根据其社会发展职责,依照法律法规,强制性地、免费地进行社会发展商品分派的一种方式。[2]税费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等。[6] 2024年1月18日,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公布,2023年全国税务部门组织各项税费收入31.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税收收入15.9万亿元,社保费收入8.2万亿元。[7] 税与费的区别
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依据其社会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形式。费是指国家机关向有关当事人提供某种特定劳务或服务,按规定收取的一种费用。税与费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