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病毒

米开朗基罗病毒
米开朗基罗病毒,又称米氏病毒Michelangelo,最早于1991年4月被发现[1],据信可能源自瑞典或荷兰。这是一个具有恶意性质的引导区型病毒,能够驻留在内存中[2],占用高达640KB内存空间中的2KB高端内存。该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软盘的DOS引导扇区和硬盘的主引导扇区来进行传播[3]

命名由来

米开朗基罗病毒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其发作时间恰好是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的生日——每年的3月6日。在这天启动计算机时,病毒不仅会进行自我复制,还会破坏硬盘和当前插入的软盘上的数据。由于其有意破坏数据的行为,米开朗基罗病毒被认为是恶性病毒之一。每次临近3月6日,全球各地的媒体都会提醒PC用户采取预防措施,如当天不开启计算机或将计算机日期调整至3月6日后,以免遭受病毒攻击。

特征及影响

米开朗基罗病毒仅在从磁盘引导时才会检查日期,以确定是否触发。对于那些在3月6日全天无需重启的计算机来说,病毒不会有机会发作。判断计算机是否感染米开朗基罗病毒的方法与其他引导区型病毒类似,即比较内存总可用RAM内存数量以及引导扇区内容是否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