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蒸肉

一道江西菜品
1
3
粉蒸肉,亦称米粉肉,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屈原的《楚辞》“蕙肴蒸兮兰籍,奠桂酒兮椒香”。用香草(叶)裹上肉蒸,这是蒸肉的最早形态。它首次被记载于诗人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是一道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如四川、江西、湖南、安徽、湖北、浙江福建、广东梅州等地)的菜品。粉蒸肉的主要材料是米粉和肉,烹饪[rèn]方式是蒸。这道菜属于赣菜系,具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的特点,肉中有肥有瘦,红白相间,嫩而不糜,米粉油润,香味浓郁。根据烹饪方法的不同,粉蒸肉可以偏辣或偏甜,并可以搭配香菇、土豆、老藕、南瓜、红薯等蔬菜作为配料。2014年8月,江西南昌松湖镇米粉肉制作技艺被列入南昌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3][4][5]2018年9月,"中国菜"首次向世界发布,(川味)粉蒸肉入选"重庆十大名菜",成为340道中国地域经典名菜之一。[6][7]

菜品特点

五香——清香悠长,嫩而不糜,雅香难忘。
榨香——加入榨辣椒,酸香四溢,齿间留香。
香菇——加入香菇,菇香浓郁,留香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