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粗野主义-快懂百科
粗野主义亦称“野性主义”。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在欧洲、日本等地流行的一种建筑设计倾向,通过真实地表现结构与材料,暴露房屋的服务性设施,以夸张粗重的混凝土构件、暴露不加修饰的结构和设施为形式特征。 基本内容
粗野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下半期到60年代以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所设计的比较粗犷的建筑风格为代表的一种设计倾向。粗野主义不单是一个形式问题,而是同当时社会的现实要求与条件相关。在英国,粗野主义这个名称最初由第三代建筑师史密森夫妇于1954年提出。当时英国正处于战后恢复时期,急需大批住宅、中小学校及其他可快速建造起来的中小型公共建筑。面对这种现实,建筑师认为建筑的美应以“结构与材料的真实表现作为准则”,要经济地从钢筋混凝土的毛糙、沉重与粗野中寻求现实的出路。 勒·柯布西耶作为著名的现代主义大师,他设计的马赛公寓(1946——1957)被称为粗野主义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该建筑贯彻了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在公寓内部设置了商店、饭馆和娱乐场,构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社区,同时用厚重的、雕塑一样的外墙来表现表面粗糙的混凝土细部,体现了粗野主义审美情调和基本观点。 柯布西耶在1951——1956年设计的印度昌迪加尔行政中心是粗野主义另一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