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统购统销

粮食统购统销
粮食统购统销是指国家对粮食实行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政策,是中国实施的一项长期政策,旨在确保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1]

历史背景

实施前情况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始于1953年并持续至1992年底,历时39年。在此期间,中国的城市人口和工业用粮需求显著增加,粮食供需矛盾突出。1953年,国家征购粮食数量大幅增长,占产量比例从1950年的13.45%上升至21.74%。粮食部成立后,负责保障粮食收支平衡,但由于市场收购能力有限,国家急需新的解决方案。时任粮食部长章乃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强调了粮食问题的本质,反映了国家计划经济与小农经济和自由市场的矛盾。[2]

陈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