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

蔷薇目豆科紫檀属植物
红木(Bixa orellana L.),又名胭脂木(Annatto Tree),来自红木科(Bixaceae)的红木属。该科全世界仅有3属6种,而我国仅此1属1科。原产热带美洲,17世纪西班牙人将之引到了东南亚。现马来西亚、东印度群岛、东非、巴西、加勒比海地区和墨西哥等地均有分布。我国广东、云南、广西、台湾等地有引入栽培。[1]
红木为多年生乔木树高4-6m。叶具长柄,心形或截头形。在广州花期从6月开始,圆锥花序顶生,花粉红色,花瓣5枚,雄蕊多数,酷似大朵的桃花桃金娘,盛花时灿烂妩媚。10-12月挂果,果实似绒球,密被软刺,成熟时红色至暗红色,挂满枝头,艳丽非常,在巴西有红金树之称。蒴果变为褐色时,会自行裂开,内含30-50粒呈角锥状种子。从它的种子提取出来的染料Annatto,是一种朱红色粉末,属于类胡萝卜素化合物,无毒无味,染着性好,可提供黄色、橘黄色、橙红色等多种色调,广泛用于食品、药品、纺织品等行业。[1]
红木是一种古老而著名的食用色素植物,从红木种子假种皮中提取的胭脂树红,也称红木素,是食用天然色素的重要品种。可提取红色染料,供糖果及乳酪饼染色,亦为纺织品、木制品、化妆品、印刷品、搪瓷品等染色。其树皮纤维具有韧性,可制绳索。在中美洲墨西哥利用种子油可以治麻风病,种子还是退热、收敛、利尿、解毒的药剂。红木树冠阔展,果实丰盛,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作庭园观花观果树种。[2]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10米;枝棕褐色,密被红棕色短腺毛。叶心状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10-20厘米,宽5-13(-1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几截形,有时略呈心形,边缘全缘,基出脉5条,掌状,侧脉在顶端向上弯曲,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被树脂状腺点;叶柄长2.5-5厘米,无毛。圆锥花序顶生,长5-10厘米,序梗粗壮,密被红棕色的鳞片和腺毛;花较大,直径4-5厘米,萼片5,倒卵形,长8-10毫米,宽约7毫米,外面密被红褐色鳞片,基部有腺体,花瓣5,倒卵形,长1-2厘米,粉红色;雄蕊多数,花药长圆形,黄色,2室,顶孔开裂;子房上位,1室,胚珠多数,生于2侧膜胎座上,花柱单-,柱头2浅裂。[shuò]果近球形或卵形,长2.5-4厘米,密生栗褐色长刺,刺长1-2厘米,2瓣裂。种子多数,倒卵形,暗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