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姓是中华古老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为第202位,根据相关史料记载,羊姓最早出自中华人文始祖之一的黄帝系统,是黄帝裔孙后稷的后代。[1]羊氏的郡望共有三处,一处为河上,一处为泰山(今山东泰安东南的山东省新泰市羊流镇)。另一处为京兆(今陕西长安东),有种璧堂等多处堂号。羊姓,源出于羊舌氏,由中国汉族复姓羊舌氏简写而来,得姓始祖很可能是羊舌突。据传,晋武公子生文,文生突,羊舌大夫也。突生羊舌职,职生四子:赤、肸、鲋[fù]、虎,号称“羊舌四族”。因羊舌肸之子羊舌食我与祁盈两家的家仆之乱,赤、肸、鲋、虎的后代逃往四方,有子孙由姓羊舌氏改为简写羊氏。这是最早的羊氏来源。[2]中科院遗传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全国羊氏约有十万人,主要集中在四川、安徽、江苏等省。[3] 姓氏源流
中华姓氏根源自炎黄二帝。羊、芈姓自祝融,参见《日知录集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