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

禾本科赤竹属植物
翠竹,种类繁多,四时长茂,不畏暑寒,地植、盆栽都能显示其多年生禾本科长绿植物秀美潇洒的风姿。翠竹,系浅根植物,宜高爽、肥沃、疏松的酸性山土或砂质土,喜肥。春季四、五月或梅雨期带宿土移植,亦可剪鞭栽种,只要管理得当,容易成活。若是小形翠竹盆景,应选观音竹凤尾竹佛肚竹、翡白竹、米竹、矮竹等。
翠竹是生机勃勃,气节与虚心的意思。地被竹,叶小翠绿,于小枝上排成紧密的两列,秆低矮密生,耐修剪。用途多为栽作地表绿化观赏用。

形态特征

竿高20-40厘米,直径1-2毫米,竿[tuò]及节间无毛,节处密被毛。叶密生、二行列排列;叶鞘有细毛;叶耳不发达,鞘口[suì]毛白色、平滑;叶片线状披针形,长4-7厘米,宽7-10毫米,纸状皮质,叶基近圆形,先端略突渐尖或为渐尖,上表面疏生短毛,下表面常在一侧具细毛。
圆锥花序排列疏散,或简化为总状花序,整个花序通常有数枚至10余枚小穗,甚至有可超过20至30枚小穗者,花序轴在分枝基部常可具1或2小型苞片;小穗柄较长,花序轴及小穗柄常可具毛,小穗成熟后呈紫红色、含4-8朵小花;颖2,质厚,多少具毛,边缘有长睫毛;外[]近革质,卵形或长圆披针形,先端具短芒或为一小尖头;内稃纸质,等长或稍长于外稃;背部具2脊;鳞被3,卵形,膜质透明,边缘具纤毛;雄蕊6,花丝细长,花药线状、黄色,2室纵裂开;花柱1,较短,柱头3,羽状。颖果较小,成熟后深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