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游记

清末文学家刘鹗的小说
《老残游记》是清末文学家刘鹗的作品[1],一共20回,于1903年开始在《绣像小说》半月刊上进行连载[2]。《老残游记》讲述了主人公“老残”有名士骨、常人皮、菩萨心,“摇个串铃”浪迹江湖的故事[3],他开掘社会矛盾,直斥清官(清官中的酷吏)误国,清官害民,指出清官的昏庸常常比贪官更甚[1]。书中的老残不仅是个悬壶济世的江湖医士,摇串铃的走方郎中,还为吏政把脉,为社会开药方[2]
《老残游记》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严复先生云“中国近一百年内无此小说”;王国维读此书叹曰“不意中国亦有此人!可与英国最高小说平行”;胡适在1952年,为《老残游记》写了近一万四千言的序,最早向读者介绍了作者刘鹗的生平。《老残游记》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1]

内容简介

《老残游记》写一个被人称做老残的江湖医生铁英在游历中的见闻和作为。老残是作品中体现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他“摇个串铃”浪迹江湖,以行医糊口,自甘淡泊,不入宦途。但是他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情人民群众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而且侠胆义肠,尽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
全书随着老残的足迹所至,可以清晰地看到清末山东一带社会生活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