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科豹属的一种哺乳动物
1
4
虎(学名Panthera tigris),别名老虎、大虫等[1],是猫科豹属大型食肉动物[1][7],为世界上现存体形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7],现存于亚洲地区如孟加拉国、中国、印度等地[3]。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其栖息地范围较广泛[9],常以当地是否有足够的大型有蹄类猎物可供捕猎作为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素[3]
虎体重100千克-200千克[7],体高约1.1米[6],体长1.2米-2米,寿命约10年-20年[2]。全身呈淡黄或黄色,并布满黑色横条纹[7],在野外条件下,黄黑相间的皮毛掩映在日光与森林中可以破坏虎的身体轮廓,达到隐蔽的目的[8];眼上方各具一白色区,故有“白额虎”之称;额部有三四条较明显的黑色横纹,这几条横纹即大众所认为的“王”字[2]
一般认为虎是独居、独行的动物[2][4]。它们身体轻盈、脊椎灵活、后肢肌肉发达[9],嗅觉、听觉敏锐,机警而慎重[2]。虎不善于爬树,但行走能力和跳跃力很强,它们和其他猫科动物一样用脚趾行走[2][9],在大小便后,会用土进行“掩埋”[2]。虎常作短距离捕猎,很少追逐超过150米的猎物[9]
虎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虽有时会对人畜造成危害,但其在自然生境中不仅可协调其栖息地的生物圈和食物网的稳定性,还是生态质量的指标物种[2][3][7]。同时,虎在众多亚洲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常被看作是美丽、力量及勇猛的象征[10]。人们对虎的力量的崇拜与敬畏,使得其出现在不同文明中被大量描绘。
虎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濒危(EN)[b][3];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c][4];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中[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