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痹

脉痹
脉痹,中医病名。以寸口或[]阳脉伏,血压不对称,患肢疲乏、麻木或疼痛,下肢可见间歇性跛行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脉痹一名,始见于《黄帝内经》。继后,《金匮要略》等医籍有血痹的记载。血气痹阻与经脉痹阻相关,故血痹与脉痹类同。从临床实践看,脉痹作为病种并不少见,故将其列为病种之一。凡以血脉[]滞为主要病证者,均应属本病。临床表现为不规则的发热,肌肤有灼热感、疼痛、皮腐或见红斑,多因血虚,风寒湿邪留滞血脉所致。语出《素问•痹论》。

简介

  • 英文名称:Vessel Impediment
  •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临床分科—内科

古籍摘选

  • 夏遇痹者为脉痹,则血凝不流,令人萎黄。(《诸病源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