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

由普通大众主导的信息传播活动
自媒体(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1]美国作家丹·吉尔默(Dan Gillmor)在2002年对“新闻媒体3.0”概念进行界定时首次提出。[4][3]它是指,一种普通人通过数字技术,参与新闻传播并分享个人见闻的途径。[5][6]2003年7月,谢因·波曼(Shayne Bowman)和克里斯·威理斯(Chris Willis)联合提出的研究报告,首次给予了“We Media”一个权威的学术定义,“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7][8][5]
进入现代社会后,个人受多样化信息需求和“自我中心”思想影响,意欲开拓个人发声渠道,由此促进了自媒体的产生[9]20世纪70年代,自媒体在互联网、电脑出现后进入以BBS为代表的初始发展阶段,但受经济和技术水平限制未能普及。[10]21世纪后,自媒体发展已具雏形,随着博客、微博的相继出现,同步实现了大众化和全民化。[10][3]2010年前后,自媒体发展达到新的高度,平台间的竞争与合作推动了其自身的功能优化和自我革新。[10]
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活动,自媒体呈现出传播主体平民化、传播内容多样化、传播途径圈群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11][8]自诞生以来,自媒体已凭借多元且自由的表达渠道改变了媒体的传播格局,在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融合趋势中快速发展。[12][13]作为商业运营平台,它催生了“网红经济”“种草经济”等多种全新的经济形态。[14][15]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又拓宽了文化生产和传播的深度、广度,并实现了文化生产权利的下放。[16]但是,自媒体领域仍存在可信度低、内容低俗、违规盈利等问题,对领域生态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17][10][18]

基本概念

2003年7月,谢因·波曼(Shayne Bowman)和克里斯·威理斯(Chris Willis)联合提出的“We Media”研究报告,将“自媒体”定义为:“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A way to begin to understand how ordinary citizens,empowered by digital technologies that connect knowledge throughout the globe,are contributing to and participating in their own truths,their own kind of news)。”[5]美国新闻学会副主任戴尔·帕斯金还曾将“自媒体”定义为:“一种普通人参与到新闻中来,分享自己所见所闻的途径,是在全球范围内通过数字技术链接起来的分享的途径。”[6]因此,自媒体可以被看作,一种普通人通过数字技术,参与新闻传播并分享个人见闻的途径。[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