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磁力测量

航空磁力测量
航空磁力测量(aeromagnetic survey),又称航空磁测或航空磁力勘探,简称航磁或航磁测量,是航空物探方法中使用时间最早、最成熟和最多的磁测方法。它是将航空磁力仪及其配套的辅助设备装载在飞行器上,在测量地区上空按照预先设定的测线和高度对地磁场强度或梯度进行测量的地球物理方法。与地面磁测相比具有较高的测量效率,且不受水域、森林、沼泽、沙漠和高山的限制。同时由于飞行是在距地表一定的高度进行的,从而减弱了地表磁性不均匀体的影响,能够更加清楚地反映出深部地质体的磁场特征。

简介

我国航空物探工作始于1953年,通过50多年的发展,航磁测量从方法理论、仪器研制、系统集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解释与应用等已形成具我国特色的完整的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经改装的多种型号(固定翼飞机、直升机)的专业勘查飞机;多种型号的航空磁力仪、磁力梯度仪、实时数字磁干扰补偿系统和数据收录系统;高精度导航定位系统与技术;先进的测量系统集成技术;先进的飞行测量技术,尤其是大比例尺测量技术;成套的专用数据处理、解释与成图软件系统等。
航空磁力测量是将航空磁力仪(光泵式、核旋式和磁通门式)系统安装在飞机或其他飞行器中通过观测地磁场的总强度T或总磁场异常
或其梯度,来寻找磁性或与磁性有关的矿体,了解地质构造、进行磁性填图、解决城市和工程稳定性和考古等问题。根据服务领域不同,分成区域构造填图、油气构造勘查、固体矿产勘查和其他应用类型。根据工作研究程度分成概查(工作比例尺1:100万~1:50万)、普查(1:25万~1:10万)、详查(1:5万~1:2 5万),随着仪器灵敏度和定位精度提高,发展到精细勘查(1:1万或更大)。
航空磁力测量是应用最广的航空物探方法,它用的仪器有两类,一类是测总磁场模数的变化△T,另一类是测总磁场模数变化的梯度。目前在生产中应用的测总磁场模数变化的仪器主要是核子旋进磁力仪和光泵磁力仪,也有用磁通门磁力仪的(见磁法勘探)。测总磁场模数变化梯度的是航空磁力梯度仪。它用距离固定的两个磁力仪探头(如光泵磁力仪探头),同时测量地磁场并记录其差值(即磁力梯度,可测垂直梯度或水平梯度),一般灵敏度约达
纳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