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非洲东北部的共和国
苏丹共和国阿拉伯语:جمهوريةا لسودان‎;英语:The Republic of the Sudan),简称苏丹,是位于非洲东北部的联邦制国家,国土面积188万平方千米,[1]海岸线长约720千米,是非洲面积第三大的国家。[25]截至2022年,全国总人口4668万,首都喀土穆,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1]
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撒哈拉沙漠东南部,国境内四周高中间低,地形以平原为主,东北面、西面、南面三面环山,白尼罗河青尼罗河在首都喀土穆汇合形成尼罗河主干流,自南向北贯穿全境;[26]苏丹全国气候差异大,自北向南由热带沙漠气候向热带雨林气候过渡,常年干旱少雨。[3]苏丹全境荒漠广布,[27]森林覆盖率仅为9.7%,[28]同时该国野生动物生存状况较为恶劣,截至2021年,该国有包括北方白犀牛、托拉驼等在内的21种哺乳动物和9种鸟类以及2种植物濒临灭绝,其中撒哈拉大羚羊已在野外灭绝。[29]苏丹金、银、铁、铬、铜、锰、铅、锌等矿产资源丰富,截至2021年,该国已发现金矿矿床150多个,探明黄金储量970吨,探明铁矿储量12.5亿吨,铬矿储量1亿多吨。[30]
苏丹历史悠久,是努比亚人的世代居住地。 公元前2800年至前1000年曾为古埃及的一部分,约公元前950年摆脱埃及统治独立,建立库施王国,在最强盛时期曾经统治过埃及。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大量移入,15世纪出现芬吉王国, 17世纪富尔人建科尔多凡王国和达尔富尔苏丹国,19世纪70年代英国势力自埃及向苏丹扩张,1956年1月1日独立为苏丹共和国。2011年1月9日,苏丹南方地区举行独立公投,最终98.83%的选民支持苏丹南方独立,同年7月9日,苏丹南方地区正式脱离苏丹,建立南苏丹共和国[1]2019年4月11日,苏丹武装部队发动军事政变,统治苏丹30年之久的总统奥马尔·巴希尔宣布辞职,[31]副总统兼国防部长艾哈迈德·阿瓦德·伊本·奥夫宣布解散苏丹政府、暂停宪法。[32]2019年8月20日苏丹成立过渡期最高权力机构主权委员会,阿卜杜勒法塔赫·布尔汉·阿卜杜勒拉赫曼任主席。2021年11月主权委员会重组后,布尔汉再次任主席。[1]2023年4月以来,苏丹武装部队与快速支援部队之间爆发武装冲突,截至9月,已有近千人在冲突中丧生。[33]苏丹联合国[34]世界银行[3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5]非洲联盟[36]等国际组织的成员。2021年,苏丹人类发展指数为0.508,位居全球第172位,属于低发展水平国家。[13]
苏丹是联合国认定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该国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薄弱,工业落后,对自然环境及外援依赖性强。[18]农业是苏丹的经济的主要支柱,农业人口占苏丹全国总人口的70%,主要农作物棉花、花生、芝麻、阿拉伯胶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在工业领域,苏丹历史上曾受益于石油大量出口及高油价的拉动作用,经济发展速度位居非洲前列,但随着南苏丹独立,苏丹流失约75%的石油储量,石油产量大幅减少,经济增长迅速放缓,目前主要依靠纺织、制糖制革食品加工等产业。2022年,苏丹国民生产总值为494亿美元,人均GDP1074美元,[11]属于低收入经济体[37]苏丹交通覆盖较为完善,18个州均有公路网覆盖,全国公路总里程约为3.1万千米,境内铁路总长7300千米,是非洲国家中铁路里程第二长的国家,全国共有8个国际机场,内河航线总长4068千米。[4]
苏丹是多种族交汇的地区,主要人种包括阿拉伯人、贝贾人、富尔人、努巴人及黑人等,其中阿拉伯人占70%,在该国社会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伊斯兰教苏丹的国家,全国85%的人口为穆斯林。[38]苏丹历史文化积淀较为深厚,截至2023年10月,该国已有阿拉伯书法、枣椰树相关知识技能与传统两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均为与其他国家联合申报),[39][40][41]该国博尔戈尔山和纳巴塔地区、麦罗埃岛考古遗址、桑加奈卜国家海洋公园被认定为世界遗产[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