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

叶圣陶散文作品
《苏州园林》是现代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于1979年应邀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言,后被《百科知识》第四期出版。文章以苏州园林为说明对象,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色及细节作了详细的介绍。[1]
苏州园林清幽、典雅、精巧、自然、富有诗情画意。[2] 作者为了向读者详细地展示苏州园林与众不同的特色,不仅采用了总分总的叙述结构,还使用了多种说明手法,例如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摹状貌、作诠释等。[1]
《苏州园林》文风平白如话、水净沙明、自然流畅,适合中学生的接受水平,所以被收入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七次。[3]

创作背景

叶圣陶1894年出生于古城苏州,因自小生长在苏州,他深受吴中文化的熏染,对苏州的一草一木充满了深厚的感情,特别是与苏州园林结下了不解的情缘。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虽然长期居住在北京,然而他对苏州园林仍是念念不忘。1956年,同济大学出版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图册,叶圣陶十分喜爱,闲暇之余经常翻看。1957年,陈从周邀请叶圣陶为他的一本由风光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苏州园林》作序,叶圣陶欣然接受。序文写好后交给了香港一家出版社,但是迟迟未得出版,最终这篇序文被发表到了《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又将其选编到中学语文课本上,删去了序文第一段,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也随之改为“苏州园林”。[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