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师二十五弟子

贝若扎那等佛陀的合称
莲花生大士当年传教时,二十五弟子分别是,一、赤松德真;二、移喜蹉嘉;三、贝若扎那;四、生遮移喜;五、渣华卓扬;六、南卡迎波;七、移喜忠奴(即尼渣那咕吗那);八、巴支移喜;九、巴支星叽;十、那南多杰敦珠;十一、阿渣雅移喜杨;十二、舒波那巴;十三、那南生移喜德;十四、巴支汪朱;十五、丁玛渣孟;十六、嘉华巴支;十七、苏部巴支星叽;十八、谢渣华罗爵;十九、佐宾车聪;二十、听巴南卡;二十一、和珍巴支汪卓;二十二、玛宁青楚;二十三、哈龙巴支多杰;二十四、兰佐君楚忠兰。

赤松德真

西藏最具威力之王(755-97 AD.),赤松德真将其边域远推藏土之外,而其势力遥及当时已知地域之三分之一,不满于世成就,而欲统一雪峰之地佛陀之教法。以此之故,邀寂护菩萨以经意教藏人,十六戒律与大乘之熏修。具信于无上之佛教授,赤松德真更延请邬金大师,具名莲花生入藏,莲师即带入密法之内义与密咒道之口耳传授。即为藏王灌顶,为其与高法弟子开许诸佛坛城。藏王所供金花落于坛之中央达勒兮鲁迦处。以此修法,藏王之心意遂与马头金刚无二而入于三摩地。
赤松德真与寂护共研带入之经典,乃决定将之由天竺文翻为藏文。以此之故,遂遣过百大臣住印习文。随又带回更多印度班智达所造之经论。后有啤玛那密渣与毗卢渣那之加入,于桑耶大寺中,将无数显密经论,翻成藏文。
然大王之种性乃源于古老之笨教,故难说服大臣邀入印度僧侣之事。大臣之家族,用特殊之宗教、社会与政治手段,吓国王之佛教上宾,各诬藏王为印度幻师之迷惑,抽空国库用以建造桑耶大寺。此等大臣乃质问云:“延请佛徒有何价值?其只知浪费资源,将食物供与忿怒诸尊又未见食用者”。诸臣之威胁毫不止息,步步进迫而言:“王乃出于笨教之传统,而笨教为一尊贵之传承,故不应延请印度之僧侣,以影响社会之秩序。”而外戚亦加反对并请印度诸班智达离境。不知应对之策,藏王只有筹办一辩论大会,决定谁掌管西藏之宗教事业。笨教徒以为自己雄辩过人,具诸神力,乃对此次辩论作大肆之宣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