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

中国辽宁省下辖地级市
1
4
朝阳市,古称龙城、柳城、兴中,是中国辽宁省下辖地级市。朝阳市地处辽宁西北部,与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境域总面积19699.14平方千米[1],是辽宁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2]。截至2020年,朝阳市辖2个区、3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79.8万人[4]
朝阳市地处内蒙古黄土高原向沿海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1],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偏少[1],境内有大凌河小凌河青龙河六股河老哈河等五条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4]。朝阳市有1700多年建城史,自古以来就是东北与中原联系的纽带地区,是塞外历代战略要地。4200年前,舜在今朝阳县十二台子乡袁台子筑柳城[15];公元341年,前燕在此建都称龙城;公元444年营州[16];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设置朝阳县,朝阳作为县建制名称开始出现[17][18];1959年,设立朝阳市。[10]
朝阳市紧邻京津冀,是京津冀地区向东北辐射的桥头堡[19]。以生态文旅、现代物流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是朝阳市的新兴产业[20]。钢材、生铁粗钢、水泥、橡胶轮胎、平板玻璃等产品在辽宁省占有一席之地[21]。2024年,朝阳市地区生产总值1153.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6]
朝阳市有“辽西瑰宝”的美誉,是东北地区重要门户之一,是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之首。因出土了“中华龙鸟”和“辽宁古果”化石,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只鸟飞起”和“世界上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朝阳地区发现的化石种类全、数量多,演化遗迹系统、完整,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被称为“世界古生物化石宝库”。[22]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