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的民族舞蹈
蒙古族舞蹈是蒙古族聚集地区的各类传统民间舞蹈的统称,在中国是民族民间舞蹈代表种类之一,具有表演性、自娱性和祭祀性的特点,主要种类有热烈奔放的“安代舞”,含蓄柔美的的“盅碗舞”,优美矫健的“筷子舞”,古典佛韵的“查玛舞”等。[2][3][4][5]
蒙古族舞蹈虽有喀尔喀[a]鄂尔多斯[b]科尔沁[b]、布里亚特[c]等流派之分 ,但蒙古族男子舞蹈洒脱强健、豪迈骁勇,女子舞蹈端庄优美、典雅大度的舞蹈风格特点一致。代表作品有《鄂尔多斯》《盅碗舞》《奔腾》《蒙古人》等。[2][3][4][5][6]
2006年,蒙古族安代舞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民间艺人那仁满都拉为国家级非遗蒙古族安代舞代表性传承人。[8]2008年,查玛被列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蒙古族艺人贾尚勤、道尔吉为国家级非遗查玛代表性传承人。[9]

历史与发展

蒙古族舞蹈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