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灰獴

獴科獴属的一种动物
1
4
印度灰獴(学名Herpestes edwardsi)又名蛇獴、灰獴、蒙哥,[2][3][8]獴科獴属的一种中小型动物。[4][3]它们以捕食毒蛇的行为而闻名,其厚重粗糙的毛皮以及神经系统中特殊的乙酰胆碱受体使其对蛇毒具有抵抗力,[2][9]可通过来回跳动并用爪子持续攻击的方式杀死毒蛇。[7]
印度灰獴身体细长,头尾总长73-81厘米,体长40厘米左右,尾长约36厘米,体重0.9~2千克[7]雄性雌性略大。[6][10]四肢短小,[3]前脚表面覆盖皮毛,爪子尖锐呈弯曲状。[7]毛发又厚又粗糙,整体呈银灰色,略带棕黄色。[3][6]主要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中国云南等地,栖息于灌木丛、草地、森林等环境,[2]也会经常出现在人类住所附近。[4][10][11]
印度灰獴能够捕食毒蛇、老鼠以及昆虫等,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啮齿动物数量,有助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9][12]。人类的狩猎以及有毒农药的使用影响了印度灰獴的种群数量,[7][9]1972年,印度灰獴被列入印度《野生动物(保护)法》附表Ⅱ,[12][6]但在2002年,仍有狩猎现象,约有50万只印度灰獴被杀害,其毛发被制成刷子。[4][9]之后随着保护工作的推进,2015年印度灰獴的种群数量趋于稳定。[4]2023年,印度灰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Ⅲ。[4][5]

命名与分类

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