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狐

犬科狐属的一种动物
1
4
藏狐(拉丁学名:Vulpes ferrilata),又名西沙狐、藏沙狐、Xizang Fox、Xizang Sand Fox。[1]藏狐为高原、高山区的中型食肉兽。[7]其体长97.5~117.5厘米,体重3~4千克。藏狐吻部狭长,耳较短,尾粗短,被毛厚密,背部毛稍卷曲,其中央部披毛棕黄色,有些针毛的末端或次末端黑色,体侧毛银灰色,腹毛棕白色,尾深灰色并现花白,末端接近棕白色。其相对于大多数狐狸而言,口吻细长,牙齿发育良好,有着超长的犬齿和狭窄的上颌骨。[5][8][9]
藏狐现主要分布在中国、尼泊尔及印度北部。[10]在中国,其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四川省、甘肃省和新疆。[1]藏狐是典型的高原动物,多栖居于海拔3600米以上的高原草原、灌丛草原和高寒草甸草原[5]
其在2014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物种(LC)。[2]2021年,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赤狐、沙狐也属于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部分食肉目犬科狐属哺乳动物属于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即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3]藏狐主要捕食高原鼠兔和草原啮齿类动物,其在控制草原鼠害、维持高原生态系统平衡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学作用。[6]

形态特征

藏狐为高原、高山区的中型食肉兽。[7]其头体长490~650毫米,尾长250~300毫米,体重3.8~4.6千克。藏狐吻部狭长,耳小,不及后足长之半,耳后茶色,耳内白色;尾粗短蓬松,除尾尖白色外其余灰色,尾长不及体长的一半。被毛厚密,背部毛稍卷曲,其中央部披毛棕黄色,有些针毛的末端或次末端黑色,故掺有灰黑色调。体侧毛银灰色,腹毛棕白色,尾深灰色并现花白,末端接近棕白色。其相对于大多数狐狸而言,口吻细长,牙齿发育良好,有着超长的犬齿和狭窄的上颌骨。[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