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氧(Blood oxygen),即血液中氧气,氧气从肺部吸入后经毛细血管进入到血液中,由血液传送给身体各部位器官或细胞使用。血液中的氧气通过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运输,其中物理溶解的氧气很少,主要是以化学结合的形式存在。[1]血氧是反映组织的供氧量与耗氧量的重要指标,血液中的含氧量越高,人体的新陈代谢就会越好。人体正常血氧饱和度为95%以上,常用的血氧指标有 :氧分压、氧容量、氧饱和度和动静脉氧分压差等。[2] 氧是人体所必需的。组织氧供减少或不能充分利用氧,导致组织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hypoxia)。[2]如果出现血氧过低的状况,身体的许多生理机能都会受到影响,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威胁到生命。例如,长期的缺氧会导致心肺功能衰竭、脑损伤、肝肾损伤、神经系统受损等。因此,必须保持足够的血氧水平,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2]
临床上常用的血氧监测手段分为有创和无创血氧监测。[3]有创血氧监测,如动脉血气分析,它通过采集动脉血样本来测量血气、电解质、酸碱等指标。其中,动脉血氧分压(PaO2)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方法准确可靠,能够提供更全面的生理指标,非常适用于临床重症患者的监测和治疗。[4]无创血氧监测,无损伤的血氧饱和度测量技术,脉搏血氧监护仪成为危重伤员血氧监测的主要工具。[3] 定义
血液中的氧气通过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运输,其中物理溶解的氧气很少,主要是以化学结合的形式存在。[1]血氧是反映组织的供氧量与耗氧量的重要指标,血液中的含氧量越高,人体的新陈代谢就会越好,[5]常用的血氧指标有:氧分压、氧容量、氧饱和度和动静脉氧分压差等。[2]氧容量指氧分压为19.95kPa(150mmHg),二氧化碳分压为5.32kPa(40mmHg),湿度38℃,在体外100毫升血液内血红蛋白所结合的氧量。正常血红蛋白在上述条件下,每克能结合氧1.34~1.36毫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