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

中国五大书体之一
行书又称为“行押书”,是一种汉字字体的名称,出现于东汉中晚期,是在具有草书笔意的新隶体的基础上形成的手写字体,后来发展成为在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风格流畅的字体[1]
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书议》中说:“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由于行书很实用,又便于书写,故它的起源很早,在秦代就已经萌发了基本结体形态,汉代初步形成行书字体,后经魏晋时期刘德升钟繇胡昭,尤其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传承、规范和创新,形成了流传至今的行书书体[2]。唐代,行书由于唐太宗李世民偏爱王羲之,遂使二王体系的行书风靡朝野。明代沿袭唐、宋、元帖学,早期“馆阁体[a]始兴,行书基本上在赵孟頫的笼罩之下,后出现了一批有个性的书家,才打破了赵体行书的一统天下。[4]
行书的特点是运用了一定草法,部分地简化了楷书笔画,改变了楷书笔形[5]元代鲜于枢王羲之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后,世人又将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寒食帖》列为天下第二、第三行书。还有王羲之 欧阳询、 颜真卿和苏东坡被称为行书四大家[6][7]。行书的发展离不开书法整体发展环境。书法的蓬勃发展,国家以及各级政府普遍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书法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部分县市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书法之乡”,部分高校开设书法专业,中国书法家协会和省市书协成为领导书法发展的中坚力量[8]

命名

唐代理论家张怀璀在其著作《书断》中有云:"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