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202年6月28日),字本初,汝南郡汝阳县(今属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人,封号邺侯。[2]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袁绍出身汝南袁氏,少时折节下士,知名于当世。[3][4] 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董卓拜其为渤海太守,册封邟乡侯。初平元年(190年),与关东州郡牧守联合起兵以讨董卓,袁绍被推为盟主,自号车骑将军,声势颇大。董卓畏惧,挟汉献帝西入关中,不久被杀。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夺取冀州牧韩馥的地盘,自领冀州牧,此后又夺得青州、并州,初平四年(193年)平定黑山军,建安四年(199年),袁绍又消灭幽州军阀 公孙瓒。至此,袁绍已跨据黄河下游的四州之地,领众数十万,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割据势力,但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中被曹操击溃。[5] 建安七年五月庚戌日(202年6月28日),袁绍在忧愤中病逝。不久后,袁氏兄弟阋墙,相继兵败身死,河北尽并于曹操。由于袁绍在河北广施德政,百姓听闻其去世的消息,无不悲痛万分。[4]
人物生平
名门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