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设定

议题设定
议题设定(Agenda Setting)是传播学的理论,属于传播效果论的一支。议题设定指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报道内容的方向及数量,对一个议题进行强调。在媒体上被强调的议题,与受众心目中所认知的重要议题,有显著的关联,而媒介在这个过程中有重要影响。

理论起源

在美国社会学者拉查斯菲(Paul Lazarsfeld)提出两级传播理论之后,关于媒介万能的大效果理论受到质疑。此后对于媒介效果的论述偏向中小效果,认为除了大众传播以外,消息来源与阅听人之间要经过一连串中介,媒介因此无法造成态度及行为上最大影响。到了1960年代,美国社会学者克拉伯(Joseph Klapper)更提出媒介效果有限理论,说明媒介只能加强受众既存的态度,而无法改变。而议题设定理论则是将传播理论带回中大效果论。因为这个理论观察到,虽然媒体不一定能造成态度与行为的改变,但却可以有效的影响认知。此理论最早是由Bernard Cohen在1963年提出。这理论指出媒体对一个议题的报道取向及数量,能够影响受众对这议题的重视程度。Bernard Cohen曾说:“媒介也许不能很成功地告诉人们要怎么想(How to think),但它却能很成功地告诉人们该想些什么(What to think)。”。议题设定理论的正式提出,首见于McCombs和Shaw在1972年于《民意季刊》上发表了〈大众传播的议题设定功能〉(The Agenda 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研究1968年美国总统大选,对北卡罗莱州教堂山(Chapel Hill)的选民加以研究。结果发现媒介所报道的议题,与选民心中认知的主要议题,有极大相关。

内涵

媒介内容影响受众认知,可分为两个面向讨论,一个是媒介议题面,一个是阅听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