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姓

中国姓氏之一
贡姓是中国的一个姓氏,据传起源于孔子的弟子子贡的后代。[1]贡氏家族和端木、端氏等姓氏最初都发源于广平郡(今河北省鸡泽县一带)。[2]贡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94位,是现代非常罕见的姓氏。贡姓的名人有贡禹贡奎等人。

简介

贡姓
源于端木赐的字,端木为古老的复姓。春秋时代,孔子72学生之一的端木赐,字子贡,善于巧辩,为此常遭孔子的批评。那一年,齐国准备进攻鲁国,孔子听了这个消息,就召集弟子如何保全父母之邦。诸学生中子路子张、子石要求去齐国制止战争,孔子没同意,单单挑中了巧舌如簧的子贡当使者。子贡到了齐国,就去找齐国权臣田常,对他说:“鲁弱君昏,攻城宜破,倒是吴国城厚兵强,不如伐吴为妙!”田常非常生气地说:“你这是什么意思?”子贡说:“当然有意思,我听说‘忧是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你是不怕齐国高氏、国氏权大呀,齐国只有打败仗了,权臣才能消弱势力,这样你的机会才来了。”田常答应了攻吴,接着子贡到吴国劝吴王攻齐、攻晋,又到越国越王随吴王出征,又到晋国让晋国做好迎战的准备。这样战争打起来了,吴国没占到任何便宜,反让越国复仇灭掉了吴国,当上了中原霸主。后人评论子贡构间齐、晋、吴、越四国:子贡一出,五国有变——保全鲁国,削弱齐国,巩固晋国,吴国灭亡,越国称霸。子贡的后代中有以他的字为姓氏的,就是贡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