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曹操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南征荆州(今属湖北省),想要统一南方。[1]当时刘备依附荆州牧刘表,在江陵(今属湖北省)被夺后,派遣诸葛亮求救于孙权,企图合孙刘之力以对抗曹操。[2][3]曹操招降孙权,对此孙权集团内部意见不一。鲁肃、周瑜力劝孙权联合刘备破曹,孙权决心应战。[4] 孙权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以鲁肃为赞军校尉,率兵三万与刘备军二万会于樊口(今湖北省鄂州市西北),时曹操军约二十余万(另有三十万、十万等多种观点)[5][6][7]。十二月(一说十月,一说十一月),战于赤壁。时曹操军已有疾疫,初战不利,退至乌林(在今湖北洪湖东北长江北岸),曹操军战船首尾相连,周瑜部将黄盖献计诈降,率十艘斗舰在接近曹操船舰时点火,烧尽北船。时东南风急,大火延及岸上营落。曹操军大溃,从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败逃。周瑜、刘备水陆并进,追曹操至南郡(今湖北省荆州市)。[1][8] 此战打破了曹操快速统一南方的设想,转而专心经营北方,促进了北方的恢复与发展。对于南方而言,此战为南方赢得了发展的时间,促进了南方的发展。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9] 战争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