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秉文

金代书法家、学者
赵秉文(1159-1232年6月2日),字周臣,晚号闲闲老人,磁州(今河北磁县)人。金朝著名学者、书法家。自幼好学,未尝一日废书。早年书法学王庭筠,十七岁时参加乡试。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进士,历任安塞主簿邯郸令、唐山令、南京路转运司都勾判官、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gào]等职。后因弹劾参知政事胥持国,被免官。 泰和二年(1202年),赵秉文任户部主事,后迁翰林修撰。大安二年(1210年),出守宁边州,次年改任平定州金宣宗即位后,蒙古入侵,赵秉文上书建议迁都山东并分封宗室诸王。贞祐四年(1216年),赵秉文任翰林侍讲学士,五年,转任侍读。 赵秉文历仕五朝,自视为寒士,未尝一日废书。他曾任礼部尚书、翰林学士、修国史等职。金哀宗时期,担任翰林学士、修国史。正大九年(1232年),赵秉文病逝,享年74岁。他的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如《闲闲老人滏水文集》。[1]

人物生平

赵秉文(1159-1232)金朝文学家、理学家。字周巨,号“闲闲老人”,磁州[]阳(今河北磁县)人。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1185)登进士第,金宣宗兴定元年(1217)拜礼部尚书,兼侍读学士,兼修国史、知集贤院事。
赵秉文
金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赵秉文生性好学,诗文书画皆工,在当时颇有文名。其散文所表现的哲学思想,以程朱理学为主,宣扬仁义道德性命之说。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善草书,著作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