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

石蒜科葱属作物
1
4
韭菜,即韭(学名:Allium tuberosum Rottler ex Sprengle),又名草钟乳、起阳草、懒人菜等,是石蒜科(Amaryllidaceae)葱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1]。韭菜起源于亚洲东南部,后引种于白俄罗斯、英国、日本、柬埔寨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北至黑龙江,东自滨海地带,西至西藏高原,都有普遍栽培[2][3][4]
韭菜的根为弦线状须根,具有“跳根”特性。茎分为营养茎和花茎,营养茎在地下短缩成盘状,茎盘上的顶芽分化成花芽后抽生的花薹称为花茎。叶片簇生,呈披针形,叶鞘闭合呈筒状假茎。花为伞形花序,两性花,白色,窄三角形,花被6片,雄蕊6枚,子房上位。果为蒴果,呈三棱状[1][2][5][6][3]
韭菜属于长日照植物,耐寒性较强,对土壤水分要求较为严格,适宜种植的土壤pH值为5.6-6.5[2][5][7][8]
韭菜的功用价值主要有食用和药用两个方面。食用方面,韭菜营养丰富,其质柔嫩而味辛香,既可作为调味的香料,又可入菜作主料、配料。[9][10][11]药用方面,据《中医大辞典》记载,韭菜叶辛、温,可治胸痹,噎膈,反胃等多种症状[12]。另外,韭菜也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13]

栽培历史及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