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洞穴蜗牛

透明洞穴蜗牛
透明洞穴蜗牛(学名:Zospeum tholussum)是一支由探洞学者和克罗地亚穴居生物学协会的生物学家组成的小组在克罗地亚西部鲁特纳·亚玛-特洛伊玛洞穴系统发现的一种长有美丽透明壳的新蜗牛物种,由于生物进化,这种新蜗牛物种能够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生存。这种蜗牛新物种生活在完全黑暗的地下环境,发现于克罗地亚西部地下980米深的一处洞穴。它们没有眼睛,也没有外壳色素沉积,外壳呈透明状。它们身体很小,行动非常缓慢,爬行一星期行程不超过2.5厘米。

基本概况

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近日在克罗地亚地下914米深处的洞穴发现了一种长有美丽透明壳的新蜗牛物种。一支由探洞学者和克罗地亚穴居生物学协会的生物学家组成的小组在克罗地亚西部鲁特纳·亚玛-特洛伊玛洞穴系统发现了这个名为Zospeum tholussum的新蜗牛物种。鲁特纳·亚玛-特洛伊玛洞穴系统是世界上最深的20个洞穴系统之一,科学家们的这次探险旨在确定该洞穴的深度。
研究小组收集了一路上发现的所有动物物种,因为最深洞穴的缝隙往往是发现新物种的理想地之一。科学家们意外的发现了一个新蜗牛的活样本,以及两个空的壳。研究小组向德国法兰克福歌德大学的分类学家亚历山大·韦根(Alexander Weigand)展示了这个优雅美丽的蜗牛,希望他能帮助鉴定这个物种。韦根认为这个特殊的物种以前从未被发现过,但它可能与其它已知物种有关。
这种物种完全没有眼睛,且它的壳没有任何色素——这两种适应性特征对于洞穴物种来说非常普遍,这类生物进化的能够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生存。在地上,蜗牛利用壳的色素伪装自己、吸引异性或者吸收太阳的热,韦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