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铎

最初出现于印度的金属类乐器
铃铎,又名手铎、手铃、宝铎、风铎、檐铎,是一种金属制成的乐器,常用金、铜、铁等材料制作。其声音清脆如风,听起来如同清风拂面。铃铎由铃身、手柄和击锤三部分构成,铃身决定铃铎的音高,手柄通常由皮制成,现在也有用塑料制作的手柄。击锤通过调整可以决定铃铎的响度。乐手通常通过手摇铃铎的方式演奏,击锤在摇动时会碰撞铃身发声。由于单个铃铎具有特定音高,因此铃铎一般都包含若干音阶成套配置。[1]

起源

“铃铎”的起源,一般都认为是开始行于印度,这一个说法,有佛教的经典可资证明。大般若经第一曾说:“天花垂盖,宝铎珠幡,绮饰纷纶,甚可爱乐。”又有理趣经说:“铃铎缯幡,微风摇击。”又宝[qiè]印陀罗尼经说:“其塔乃七宝所成;上下阶级,露盘伞盖,铃铎轮樘,纯七宝所为。”另外还有千手观音及三十臂弥勒之圣像,各有一手执持“宝铎”。——由于以上这些佐证,便可以确定“铃铎”最初是出现于印度的了。

形态

“手铎”有柄有舌,振之即鸣。它的“柄把”是独钴(一股)乃至五钴(五股)之形,略如“杵”状,所以也叫做“铃杵”。它乃是真言宗(密宗)、天台宗的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