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剧

皖南城乡的地方传统戏剧
1
3
锡剧是吴语区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与越剧黄梅戏并称华东地区三大剧种。[2]锡剧旧称“滩簧”,流行于沪宁沿线以及杭、嘉、湖地区和皖南城乡的地方传统戏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3]
锡剧起源于清朝末期,在辛亥革命前后进入“小同场戏阶段”[a]。1914年,“滩簧”艺人先后带领锡剧进入上海,“滩簧”戏发展成为多至几十人同场演出的"大同场戏",正式搬上舞台。1916年,袁仁义、李庭秀、邢长发等组班称“无锡滩簧”,另有孙玉彩、王嘉大周甫艺等组班称“常州滩簧”。1921年,常州班改为“常州文戏”,无锡班改为“无锡文戏”。同年,两班合作于先施公司游乐场同台演出。从此两班合流,统一改称为“常锡文戏”。[5]1954年,“常锡文戏”在更名为“常锡剧”后,正式定名为“锡剧”。[6]锡剧作为民间戏曲,其曲调丰富多彩,旋律委婉动人,属于板腔体系。男女声早已形成,在男女声对唱中无需转调,即可灵活自如地运用同一种基本腔调。[7]锡剧的主要剧目有《珍珠塔》《孟丽君》《红楼梦》《红楼夜审》《双推磨》《拔兰花》《摘石榴》《秋香送茶》《双珠凤》《红花曲》《三请樊梨花》等。[8]代表性人物有梅兰珍、王彬彬、汪韵芝姚澄、刘鸿儒、王兰英倪同芳沈佩华、王汉清、费兴生吴雅童杨企雯张雅乐、薛文德、薛静珍姚梅凤林月珍等。[7]
2008年6月,锡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江苏常州市锡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无锡市锡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获得锡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9]

历史沿革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