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量传感器

降雨量传感器
降雨量传感器是一种用于自动测量降水量的仪器。[1]

构造原理

降雨量传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承水器、过滤漏斗、翻斗、干簧管、底座以及专用量杯。其工作原理是,降水首先经过承水器,然后通过过滤漏斗进入翻斗。当翻斗内的雨水达到一定量时,翻斗会翻转并清空内部的水,随后再次接水。这个过程中,翻斗的每一次翻转都会被干簧管转化为脉冲信号,每个脉冲代表0.1毫米的降水量。这些脉冲信号会被传递至采集系统。该仪器能够测量的降水量范围为每分钟0至4毫米。[2]

安装与调整

单翻斗雨量传感器通常安装在观测场地预先准备好的水泥座上,筒口距离地面的高度约为70厘米,并确保筒口保持水平状态。具体安装步骤包括:首先将承水器外筒安置于观测场内,使用三个螺钉将其固定在混凝土底座或木桩上,以确保安装稳固且器口水平。接着,将感应器放置在外筒内,需要注意的是,在上翻斗处于水平位置时,漏斗的进水口应该对准其中间的隔板。最后,连接电缆线并将另一端与室内的仪器相连,电缆线不应悬空,而应采用电缆沟或管道进行保护。安装完成后,可以向感应器的漏斗缓慢加入清水,并仔细观察计数翻斗的翻转情况,确认是否存在未发出信号或者错误发送信号的情况。同时,还需要检查室内仪器是否成功收集到了相应的数据。为了验证仪器的准确性,建议注入60至70毫米的定量水,如果在此期间没有出现未发出信号或多发出信号的问题,并且室内仪器记录的数据与实际注入水量相符,则表明仪器运行正常。[3]